Rotterdam
2021年8月25日下午四点到达Schiphol机场,到2021年9月10日晚上8点43分写这篇Blog,时间已经过去超过2周。回想过去的两周,除了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外,另外一个重要的感受便是:我好像本来就属于这里,只是重新回到熟悉的地方。几乎没有太多的适应时间,开始去买菜,去学校,去逛Center。
适应得很快的优点是可以更快地用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新的生活,缺点是好像在这里待了很久而一些情绪也渐渐涌上心头。来学校之后见了很多人,有同一届的phd,也有faculty member,还有中国的同学,虽然自己以前不曾过多social,来了之后却也很快进入了角色,反而看起来有些健谈。但性格里固定的东西,时间久了还是会显露出来,这不,从这几天开始,便有些不自觉地想逃避了。想让自己的生活简单点,更多地专注在学术上。
——2021.9.18——
没想到一篇博客这么难产,9.10硬是啥也没憋出来。又过去了一周,想说的话也更多了,今天应该可以把这篇博客写完。
来到鹿特丹之后,和我在国内的想象一致吗?
就在刚刚,原本准备用工作电脑更新完这条博客,因为软件和操作习惯的缘故,又重新换回了我的LG gram。来到鹿特丹之后,很多事情也是如此。订购的工作电脑虽然是性能强大的移动工作站,但是有诸多限制,不能独立安装软件和浏览器插件,不能登录个人账号,曾经试图在工作电脑上安装网页版本各类软件,比如网页版本的微信,WhatsApp,OneDrive,notion等,算是勉强实现了各项功能,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不习惯,索性删掉这些,让工作电脑更加纯粹。我的gram虽然已“三岁高龄”,使用起来却依然很顺手,用来看看剧,更新博客,聊微信非常好用。所以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,两者不能混为一谈。
来之前知道CSC会有诸多限制,但是万万没想到限制有这么多——和学校不是雇佣关系,不能享受学校的一些福利;每个月的收入只能勉强生活;发的CSC银行卡在很多地方无法使用……也因此最近有一些失落感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有一天在办公室,同办公室的同事对一个open position的phd说,你可以找秘书订购monitor,我问我可不可以,他说这个你没有。当时就感觉很失望,整个人跟泄了劲一样。不管怎么说,能申请到CSC的人,在国内都是人中龙凤了,大部分都是出自985高校,我也不是没有open position的offer,为什么会有这种待遇呢?转念一想,也释然了(虽然花了一些时间才想通),我们和学校不是雇佣关系,自然没有那么尽心尽力。更重要的是,我是冲着Daan来的,冲着这个世界顶尖的做team diversity研究的团队来的,而不是冲着钱来的,够用就行一直是我的money哲学,所以倒也不必想太多。钱少也是件好事,没啥闲钱去过“奢靡”的生活,反而更加专注在学术和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知道欧洲这边的博士是雇佣制,真正感受起来也和想象的大不相同。Phd candidate是学校的雇员,有专门的秘书服务我们,每个人都有办公室,虽然目前是flexible room,但也算有个自己的窝。同事之间,不管是associate professor,系主任,还是phd candidate,大家交流没有所谓的头衔和地位,完全平等,这一点也让我颇为享受。在工作上,以结果为导向,过程倒没有太多人关心,不来办公室也没人去催你,只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就好。平常中午约着一起吃饭,周末约着一起喝喝酒聊天,在这里,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,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。说到社交,刚开始会想着尽可能地认识人,参加这些social events,现在却更加想专注在自己地事情上,有些无意义的social可以尽量避免,毕竟people don’t Judge,做好自己更加重要。
费尽心思租的房子,以为可以安心住一年,住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和想象中并不完全相同。房间没有25平米那么大,但因为并没有写到合同上,也不好和房东argue,这点就算了。最难以忍受的是,房东的强迫症过于严重,因为厨房有个地方没擦干净,多次叫我出来,洗澡间的水,洗完要拖干净;房间的窗户没关好,也跟我强调;而且每周还要轮流打扫卫生,做到“无灰尘”。忍无可忍之下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H2S抽签,想着哪天就能搬出去,哪怕付违约金也值了。还是一个人住更加舒服一些,可以稍微布置一下自己的房间,可以每天下班回家就能畅快地躺在床上发出呻吟,可以做完饭过一会儿再洗碗而不必担心有人责怪……希望自己的运气更加好一些吧。
情感上,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新鲜感,现在也逐渐开始有些emotional。出国之前憧憬满满,觉得自己不会被感情所牵绊,不会情绪化,现在也有些想念,要是女朋友在身边多好啊。但转头一想,5年是多么漫长啊,所处疫情时代,回国不易,见面更难,未来又在何方?曾经那么坚定的自己,也觉得有些不确定了。这几天人也有些depressed,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连续两天没有看paper。
总的来说,一切并不是和脑海中建构的图景一一模一样,但总的方向仍然是积极的,开始走上正轨,开始熟悉新的生活。生活嘛,总是有好有坏,no judge,no comparison,做好自己就行了,尽人事,结果如何自有评说。
PhD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状态?
这是我一直很想静下心来思考的一个问题。从research master到Phd candidate,身份转变的同时,工作的性质和强度等等都会完全不同。虽然我自认为自己的硕士阶段已经够努力够辛苦了,但从大佬们的言行中仍然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,不谈工作效率,首先在工作时间上就不达标。
博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时间?早上9点到晚上11,12点应该是常态,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,周六日可以休息半天。以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,周一到周五,上午9点到办公室,下午5,6点下班离开,回家做饭洗澡,休息一会儿,晚上9点到12点应该继续工作,这样计算下来,工作时间也能达到10-11个小时,保证每天7个小时睡眠的同时,早上可以适当早起出去跑跑步。周六可以休息一上午,周日继续在家办公,或者去学校图书馆。工作时间有保证,才会有output的产出,这一点很重要。
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?以我最近的经历来看,phd需要处理大量并行的工作,meeting,seminar,course,assignment,lecture,conference,Research desigh,data collecting,paper revision等等,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,则每天都是手忙脚乱的,在忙中失去了任务的重心,失去专注和可持续的力量。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,用outlook的日历进行任务的记录,然后每天用sticky note明确一天要完成的任务,按照时间段划分,任务一旦确定,则必须不择不扣地完成。
如何
如何产生高质量的成果?phd是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的,这就要求对该领域有非常透彻的理解,对经典的前沿的研究有着很好的掌握。在文献上,跟踪top tier journals,了解最新研究动态,多参加conference和lecture,熟悉本领域的常用研究方法和理论。多跟导师和其他学者进行交流探讨……
如何做好工作-生活平衡?工作很重要,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,运动保持身体健康,放松娱乐保持心理健康都是必不可少的,也是必须和工作放在同等位置的。一周跑三次步,周六休息半天或者一天,出去逛逛街,买买东西等,和同事聊聊天等等。
一写就停不下来,写了2个小时,刚刚心跳突然蹦到124,手环还给我报了一次警,早点休息,明天早上去跑跑步,调整调整状态,迎接新的挑战吧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