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与京剧

  最近看了好几个关于京剧的节目,一个是喜剧大赛的蒋龙和张弛的台下十年功,一个是最近苹果发布的由Iphone 14 pro拍摄的《过五关》,都是讲的坚持的故事,坚持一个被大众潮流冲垮了,打败了,降服了的过时艺术的故事。但京剧就仅仅是关于坚持吗,我想不是。要能完整地欣赏京剧这门艺术,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,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儿。这篇博文,也来说道说道我与京剧的缘分。

  和传统戏剧的缘分很早的时候就结下了。那是我还在上小学的年纪,具体几年级已经记不清了,应该是在零几年前后。那时候每到周末放假,我都会去外婆外公家玩,外公会捕鱼,我就坐着船头或船尾,看着外公指挥着桨叶拍打着水,看外公撒网下套,这样可以坐上一整天。外婆种了很多菜和瓜果,我也会帮着背药水,但每次都把药水喷得到处都是;外婆种的甜瓜和甘蔗,也总不免被我祸害一些。在酷暑的日间,冲到田里,摘一个瓜,或者砍一根甘蔗,用冰凉的井水洗净,啃上一口,暑气顿消!秋收之后,广阔稻田里就只剩收割下的秸秆了,对于烤红薯来说,这是绝佳的材料,烤出来的红薯又香又软,香味能飘出好远,远到现在我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烤红薯的铺子。
  稻田不仅仅是烤红薯的场地,也是唱戏的台子。秋收之后,戏台班子会在各个村之间巡演,一般选在一块大的稻田上,架上巨大无比的帐篷,等到演出的时候,各家各户都会疯了似的带着板凳冲向帐篷,我对戏剧啥都不懂,也被外婆带着去凑热闹。帐篷里比外面看到的还要大,走进去最大的主角是一个戏台,已经有角色在上面走场了。等到正式开始的时候,来晚的人就只能挤在门口了,一眼望过去,乌泱泱的一片,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。从小我就不是一个能坐下来的主,看了没几分钟就坐不住了,关键是什么都听不懂,就想溜出去烤红薯吃,这时候总能听到外婆恨铁不成钢的训斥,彷佛我错过了什么很珍贵的东西。
  直到现在,我也不知道当时演出的节目是什么,但那个秋天的稻田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以后的我每次听到京剧,看到京剧相关的电影(霸王别姬),总回想起那个秋天,那个人潮汹涌,充满原始的热爱的秋天,那是我记忆中的秋天。
  我说传统戏剧不只是坚持,还应该有热爱,来自观众的热爱和演员对角色的热爱,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学习京剧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下来了,但观众们的热爱似乎还没回到我记忆中的那个秋天的样子,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了。那是个物质和娱乐都匮乏的年代,大家总是把手头上能享受的东西抓得很紧,看得很重。时代变了,大家开眼看世界,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得精彩,也不再留恋了。有人说,京剧这种形式已经落后了,就应该被淘汰,但我每次看到角色一定一动,眼神和动都是戏的时候,我都被狠狠震撼到。京剧并不落后,京剧需要等等它的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