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轮的revision终于提交了,过程艰难,感触颇多,也总结一下,反思一下。
最大的感触其实是发表论文真的太难了,涂老师之前说过一句话,非常认同:
一篇文章被接受的概率只有7%左右,你必须做到前7%才有可能活下来。这7%可不是学生,而是所有研究者,包括经验丰富的教授,副教授、年轻研究者在内的所有人。
以前自认为看了一些AMJ,JAP的文章,就觉得可以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了,认为发文章也不会很难。看了第一轮审稿人的意见之后,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,我们自认为没有问题的文章,被人挑出了成堆错误和问题,有些问题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。特别是第一个审稿人提出到的流动人口的自选择问题,薪酬的equity属性问题等,字字珠玑,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视野和高度,我们的文章也不得不重新进行frame。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反思,为什么我自己看不到这些问题呢?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,我应该要比不在中国的研究者更懂中国才对啊。可能是我们对自己的文章太过相信了,潜意识里就觉得没有问题,思维方式僵化了;另外的确得承认,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太欠缺了,对基础的制度,现象没有深挖,了解很片面。现的在国际期刊很喜欢新颖的中国故事,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去挖掘一下特殊的中国现象,多和行业内的人交流,而不是沉浸在象牙塔中,要多走走多看看,多体验。
第二点感触就是自己的文献积累,文献间联系太弱了。经常是知道是那个意思,但是就是说不出来,特别是我们第二轮修改,换了Justice Theory作为我们的Overarching framework后,需要了解justice的相关文献,这方面费了不少功夫。justice 的文献多如牛毛,怎样找到适合我们文章的,那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必看的,我们对此比较迷茫。我们自己写了几遍又讨论了好几遍的稿件,发给涂老师之后还是被改得面目全非,但又不得不承认的确改得更好了。改完之后,更有逻辑了,也更简洁了,这些都是需要大量文献积累作为支撑,大量写作经验作支撑的。这一点也是自己需要继续提高的,但英文写作也没有太多诀窍,就是多写多看,无他。
第三点感触就是交流很重要。和师妹张颖的讨论让我一直非常享受,两个人常常争论地异常激烈,但不影响我们求同存异合作共赢。我从师妹身上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,并且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,如果你不信,那你拿出更solid的证据,让我改变我的观点去相信你。这一点上,师妹及其优秀。在后来的讨论中,我也学到了这一点,并让她来说服我,这个思维的博弈过程很让人成长,特别是我俩都是刚入门的研究者,不受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,讨论起来更加畅快。另外师妹非常地具有主动精神,这点我还需继续学习。经常是我们有想法,我这边就收到了她的微信电话,然后一起讨论。研究者其实就是探索者,就应该大胆大踏步地向前,不受一些规则限制,这点上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最后还是感谢涂老师带我们进行这个JBE的R&R,和top journal审稿人对话的经验非常宝贵,如果是我们自己,可能要很久才能走到这一步吧。而且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,去解决问题,我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但不得不承认,我们的能力有限,帮到老师的不多,要想未来和更优秀的合作者合作,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,毕竟还年轻嘛。
最最后,还是希望我们的文章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!奥利给!